


“以现代科学、理性之逻辑重构和再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我们称之为“再中国”,其目的是重新展示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包括建筑)的世界化特征,这种世界化不同于以往西方单方面的国际化、全球化,更不是被动的“东方主义”;而是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的文化重构和输出……。



在中国房地产业经历了十多年泥沙俱下的发展和风格西化的浪潮之后,我们应该重新检视地产文化的精神价值取向,从建筑风格、宣传包装和案名西化的文化盲视中走出来,重新建构“走近经典”、“创新经典”的文化高度和精神厚度,将经典作为创作的尺度和追求的品格,这就是“再中国”语境下的“文化地产”。







文化,如同一张洁白无暇的锦缎,一点细微的污秽,就轻易地改变了它原本的面貌;一点轻微的外力,就轻易地使它撕裂。而世人往往只在乎文化所带来的各种斑斓与绚丽,沉醉于它所代表的博大与精深,却从不体察它传承中的艰辛与漫长。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文化是其是否具有“归属感”的唯一基础,对于时代而言,文化是其是否具有“延续性”的重要考量,但是往往文化却要屈从于民族的利益,臣服于时代的发展,这种悖论,无论何时何地,都无法改变。然而,在今天的中国,这种悖论却悄然无息地被放大了,原本悠久的传统文化,也在逐渐被一些似是而非的“文化”蚕食殆尽。
几年前,新住宅运动的倡导人卢铿在《未来来自融化过去》一文中提出了“新东方主义”的观点。他所总结的“新东方主义”具有三个核心要素:东方审美传统、西方的现代精神以及艺术家的时尚创造。“新东方主义”主张尊重创新,让本土的艺术精神得到传承,这是中国当代文化艺术从输入到输出的重要源泉。
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及她——诚通嘉业董事长王嘉敏女士,在地产开发上,她始终坚守着一件事情——“文化身份”,虽然她并没有什么庞大无比的文化论述,她所用的仅仅是“文化地产”这样一个甚至被人诟病的概念作为自己践行的基石。但她的坚持却值得我们反省和深思,值得我们尊敬和信赖,原因只有一个——她的“新东方主义”里没有浮躁!她的“新东方主义”被定义为更简练的三个字——“再中国”。
Q:诚通嘉业作为“文化地产”的领跑者和“再中国”理念的践行者,自创立之初,就一直致力于兼容并蓄的吸收和融汇中西方文化,并身体力行的为中华文明的复兴而不断求索。那么,您对“文化地产”是怎样理解的呢?
王嘉敏:我对“文化地产”的理解就是中国人要住中国人的房子,中国人没必要山寨,这就是核心。中国的房子就是中国文化的房子,文化地产是我们想认真去做的,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包装,我们也非常希望做出来的东西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复兴中国精神,给世界最美的中国,“再中国”的产品理念是我的梦想,也是我和我的团队始终坚持的原则。我认为对一个有责任感的开发商来说,首先要做的是对土地价值的尊重。只有充分挖掘了地脉的优势与内涵,才能真正做出好的房子来。说到底,还是对城市历史与文化的尊重。我所坚持的“再中国”,就是以西方科学、理性之逻辑重构和再现中国文化元素,重新展示中国当代建筑艺术的世界化特征,用中国文化建造现代化的建筑。
Q:不管是早期的耕天下、朱雀门,还是现在的九章,无一不是高品质、高品相的经典文化地产项目,那么您对如何把“文化传承”这一理念融入到地产项目上来有什么样的见解呢?
王嘉敏:就房地产行业来说,我们提出的“再中国”和“文化地产”的理念都是很好的,我们要做的是文化的再现和重构,而不是单纯的建筑的复古。其实,我非常怕复古,记得在南方以及其他城市考察项目时,一看到那些类似复古风格的建筑,我会排斥。不是中国文化不好,也不是几百年的房子不好。而是我觉得几百年以前的东西和几百年以后的东西,它不应该是一样的。
一个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往往是一个三年、五年以后的“价值体现”,所以你不能看过去,而是必须放眼未来,做出符合当代、符合当下、符合人们生活习惯、消费习惯的好产品。科技的文明必须要容纳和接受,不然人类为什么要进步?在这个层面上,我觉得要拒绝复古,要用现代的、中国文化的眼光,去理解中式建筑,比如说院落、空间和立面营造出的这种美感,这才是中国的元素,而像罗马柱,它的形成有一套理论基础,但把它放置到中国就找不到感觉,所以要用中国的眼光、中国的文化对待建筑,并用现代的方式来诠释。
Q:从做高端楼盘到做别墅的转变,可以看出您做项目更有魄力和自信了,能谈谈这种转变的原因在哪里?在这些尝试中,您有没有一个类似的原则?
王嘉敏:我觉得作为地产开发商,只是开发项目的种类不同,对我来讲,做的目的不是一种转变,是一种尝试。在这些尝试中,我的原则就是舒适度、现代,一定不是为了复古而复古,要以人的居住要素为第一准则,以人为本。之前的耕天下、朱雀门是公寓类,我们还做过酒店,现在做别墅,只要给我们这样的机会,我们就会用心去做。只要是商业利益能够让企业生存发展,我们就不会拒绝。但是在产品或者在建筑上,我们可以大胆地沿着怎样把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得比较到位的这条路上,继续去思考去研究。
Q:现在说回归也好,重生也好,比如国学的复兴,其实暗合了 “新东方主义”回归的态势,您是怎么看待这个现象的?
王嘉敏:我觉得这是必然的,因为你是中国人,如果你在国外,那里的土地和你没有任何关系,你喜欢它的是自然环境,或者你欣赏它的文明,无论是它的物质文明或是其他,那不是你开心的乐土,因为你找不到感觉,你没有
中国的物质文明发展到今天,文化断层也好,我们丢掉中国文化很多也好,这不是一个人感受到的,是所有人都感受到的,包括信仰危机,这种情况下,大家都思考人生的幸福是什么?我是谁?因为我是中国人,我的幸福观跟西方人完全无法贴合在一起,那这种状态,大家会趋同。所以说国学热不是一个号召、不是赶时髦,是很多需求产生的一个结果,是一个必然的趋向,就是我们回归到最本真的中国文化思想的这种精神追求。
Q:您认为文化趋势会对房地产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王嘉敏:我记得一位学者说:我们从1984-2004年这二十年,是物质极度飞涨的时代,机会主义成为了时代的主导者,他们再获得大量的机遇之后,之前被压抑了许久的种种欲望集中爆发了出来,因此一时间奔放热烈的红色和金色成为了主导色,宫殿型的建筑以及奢华的生活欲望都被释放了出来。
但是在经历这一切之后的未来的20年,我们又会走向什么方向呢?我觉得人们在物质生活达到满足之后,就会提出反思:钱在人们的幸福生活指数里到底占有多大的份量?如果赚钱不再是人们幸福感的来源,那么人们的幸福感又来自哪里呢?或许更多来自于精神、来自团体、来自家庭。内心感受到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这种心理的转变决定了文化的追求以及感受的升华,这些都将成为对未来生活方式以及未来建筑调性的要求。这也再次证明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会崛起,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行业也会开始复兴。但是这种回归不是复辟,而是要求我们精神上和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结合,将现代的东西能够和本民族的东西有机地结合。
产品力决定高度
九章别墅从拿地到面市,前后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方案也一直在做修改,能用这么长的开发周期来对待项目,足见诚通嘉业审慎的态度,而让诚通嘉业做出这样选择的理由就是“产品力”这三个字。从立面规划到景观和技术研发,以及能为客户想到的所有的细节。为了真实还原空间感受,诚通嘉业花了几百万在现场做了一比一的模型,很多人不理解这是为了什么,其实就是为了实地来感受日后所建成的房子的空间到底会是怎样。而这所有的过程就是为了诚通嘉业所坚持要打造的产品力。
虽然九章别墅在北京别墅市场并没有做大幅宣传,但在业内却早已口耳相传。这个东苇路三号的绝版地块,这个仅83席的纯独栋别墅,从2011年年初以“老莊”低调试水,到2012年以“九章”正式亮相,这中间的转变引起了很多人的猜想,业内人士更是关注。
终其缘由,诚通嘉业是希望以九章别墅为切入点面对客户,让业界同仁以及关注诚通嘉业的朋友,都能真切感受到诚通嘉业推出的这个产品的调性、对文化的追求,以及精益求精的态度,这就是九章别墅。通过对诚通嘉业董事长王嘉敏女士的采访,我们也进一步地了解了诚通嘉业对产品力的执着追求。
Q:诚通嘉业一直都是作品型的开发商,讲特色不讲规模,之前的系列作品都非常有文化底蕴,不论是耕天下的汉韵还是朱雀门的唐风,这次九章别墅是否也延续了之前的文化脉络?
王嘉敏:其实这个项目在最开始还叫“老莊”的时候,我们当时研究的是魏晋风,当时推出的是放达人生的理念,所谓放达人生,就是成功人士的一个居住形态。
当老莊变成九章别墅之后,我们不想再谈什么风,我们只想谈现代的中国,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研究过去就是为了今天,我们不是为恢复过去。我们研究过去,就是为了从中找到我们传统精神的脉络和我们的根源,提纯之后变成我们的“根”,这个“根”是民族的文化在建筑和空间的渗透,它并非哪个朝代,或者哪个纹样所能代表的。
九章别墅的设计我们在后期做了大量的优化调整,它现在所呈现出的中国建筑的优美以及中国文化符号的表达方式,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做为现代中国人的自豪感。
Q:在您看来这些文化元素的融入对项目自身而言意味着什么?
王嘉敏:是民族的自信,这是中国崛起之后的一种发声,以及一种力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有如此的自信。我一直认为诚通嘉业追求的文化地产,不论是从建筑风格、形态,还是细节都没有必要山寨,我们做自己的建筑——中国的建筑,我们相信自己是美的,是很大气、很有说服力的,并且能够引领这个市场。
Q:诚通一直致力于文化地产的打造,并且希望能扛起领跑的旗帜,能领跑一定是领先的,您觉得在九章别墅这个项目上希望在北京的别墅市场引领什么?
王嘉敏:我觉得九章别墅它是在用我们中国的文化精神来引领高端市场的产品力,让我们中国有足够的自信,不住别人的房子,不模仿别人的风格。在九章的产品立意上,无论户型、空间、层高甚至窗户的大小、人文关怀,每一个空间,每一个角落,都非常注重使用的实用性和舒适度,就拿窗户来说,虽然是窄窗但是长宽比例和使用的舒适度都是经过考量过的,室内空间的安排及布置也是经过了很多研究矫正之后的。我们之所以这么用心,就是为了让客户得到最好的东西。
“家”是需要放松和回归自我的一个地方,试问,我们能在西洋的建筑空间里,找到自己的回归么?答案肯定是找不到,因为你永远都只能感觉到你是住在寄生于外来文化界面上的建筑。在之前的10年甚至于20年,由于这种西方文化的侵蚀,使我们绝大多数中国人对于西方的很多东西,建筑、穿着、甚至生活方式,都是没有原则的喜欢和效仿,但是那个时代已经结束了。
Q:别墅作为一种住宅产品的类型,很多时候都会让购买者觉得是一栋大的贵房子,而对开发商而言,别墅产品是高溢价的利润回报。您是如何看待别墅这个产品的呢?
王嘉敏:首先别墅一定是“稀有的”,因为它只为少数人服务。某种意义上来说,别墅也是一个时代财富或社会发展阶段的一种象征。每个国家的发展阶段是不一样的,在当今这个时代,由于发展阶段不同,社会属性不同,造成了经济地位的不同,因此就造成了人们对房子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就中国现阶段而言,成功人士的需求在房子的体现不再是二十年前那种对西方文化的崇拜和效仿,而呈现出了一种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和回归,这其实是中国经济现象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我越来越觉得房地产行业和其他行业的不一样,它承载的内容很多,这其中包括了时代发展的分阶段表达。
Q:随着集团规模的扩大,近几年诚通嘉业集团虽然开工的产品很多,但是在产品线上却似乎并没有一个脉络,那么对于九章别墅这个项目来说,以后是否会进行线性的贯穿,形成一条高端住宅产品线呢?
王嘉敏:会。我们下一步会在品牌上做进一步梳理和打造,当然希望能够建造九章系列产品,不过这需要更多的机会,才能把九章的精神追求和产品得以不断优化和持续。让客户住上满意的房子,这是我们的追求。
诚通嘉业投资的产品的确比较多元化,原因有很多,但是长久以来我们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对文化地产的追求,只有这一点在产品立意是绝对不会改变的,我们要把文化地产尽量做到极致,做到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