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地产
“再中国”的关键在于“走近经典”、“创新经典”。
“经典”在中国历来是一个“大词”,属于社会话语中的稀缺资源词。虽然,在中国当下的后现代语境中,“经典”这个词被庸俗化、泛滥化了;但是,无论如何,当回到“再中国”的语境下,它所具有的神圣性和标准性使其具有了一种独特的话语权、一种非经典的事物力求超越自身而向上跃升的动力,甚至连那些后现代的“反经典”游戏文化也无可逃脱地内含着经典的尺度。
在中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了十多年泥沙俱下的发展和风格西化的浪潮之后,我们应该重新检视地产文化的精神价值取向,从建筑风格、宣传包装和案名西化的文化盲视中走出来,重新建构“走近经典”、“创新经典”的文化高度和精神厚度,将经典作为创作的尺度和追求的品格,这就是“再中国”语境下的“文化地产”。
在当代语境和中国文化重建的背景下,“文化地产”应在当代中国房地产行业众多话语符号的包装中,超越西化跟风的横向移植(山寨),超越五四情结(传统文化悲观论)的现代性诉求,超越技法结构层面(求奇、求异、求怪)的艺术话语,坚持以文化为心性的开发理念——即善用文化的探索来发掘土地的价值,以文化主题策划来实现土地的增值,并使同一土地空间里“人”的居住价值乃至生命价值获得更加完善的体现。
文化不再是房地产销售的道具;文化是优质地产的深层结构。
我们要在文化地产的实践中摒弃意识形态之蔽,发掘文化经典(如离骚尔雅、魏风晋韵、唐诗宋词)的当代意义,以国际化的现代生活品质来还原东方生活格调,进而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经典作品,成为“再中国”文化前沿的践行者。